什麼是【選擇權】?
大家對選擇權總是有種又憧憬又害怕的感受,因為選擇權可以用小小的金額拚到無上限的獲益
但同時也是把雙面刃,可能虧損無上限,但實際上真的如此嗎?
ACE來為大家的介紹~
選擇權(Option)
記得我們上篇講過期貨嗎?
其實選擇權可以將它理解成,【期貨】加上【時間】跟【權利】的衍生性金融商品,也稱期權。
在時間的部分,通常選擇權分成【週選】跟【月選】
顧名思義就是這份合約的履約時間就是一週或一個月
而每週每個月的結算時間都是,一週的禮拜三,月選則是每月的三週的禮拜三
只要加上時間的因素
商品就會在它其本身的價值上(又稱內含價值),再多加一個【時間價值】
而越接近結算日,時間價值則會流失的越快。
白話來說時間價值也就很像所謂的期望值
假設今天世足的小組賽小M非常看好德國,但隨著小組賽【往後推進】
假使德國前幾場的積分越低,我們對於德國到結束小組賽晉級的期望就越低
但反之,其幾場的積分都很高,那到越後面晉級的機率就越高。
所以通常越到合約的結算日時,如果目標跟你的看法越一致
那麼時間價值就會流失的比較慢
如果越遠,大眾也認為越不可能到達,那它流失的速度就會很快!!
【時間價值】是我們去操作選擇權有別於以往,金融商品最重要的特色,也是我們要非常注意的地方!!
至於【權利】也是最複雜,投資人覺得最容易搞混的地方
還記得我們提過期貨有一個人買,就要有一個人賣,合約才成立。
但選擇權就是複雜在,它除了買賣方以外,還多加了【買權】跟【賣權】
這邊ACE要特別強調,網路上有很多制式文言文的說話,如果大家想要更了解可以再上網GOOGLE
但ACE的訴求是希望以理解為主,所以這邊用【很簡單方式做說明!!】
買權(Call):我們可以將它視為【看漲】
賣權(Put):我們可以將它視為【看跌】
我們可以看到圖二的部分,左邊買權(紅色框框)如果我們買,買權就是看漲,如果我們去買右邊(紅色框框)的PUT,就是看跌,而中間(黃色框框)就是我們的目標價格(履約價)。
舉例如果ACE買10750的位置買權,代表我認為在結算日到期時,大盤的指數會在10750以上(可理解為漲超過)
所以只要超過越多我們就賺越多的錢!!!!!是不是聽起來很興奮阿~
這就是選擇權買方獲利無上限的優勢,反之買10750的賣權,就是在結算日到期時,加權指數會跌低於10750。
那如果方向跟我們買的不一樣會發生什麼事?
我們看到藍色框框就是我們買進一口的權利金,而選擇權一點是50元,也就是如果我買進10750的買權
我就要支付127*50=6350的權利金,回到正題如果看的方向不一樣,也就是你買漲結果大盤跌
你最大的損失就是6350,也就是買方的損失有限,獲利無上限。
聽起來是不是很好呢!?但是所謂的主力哪有讓你這麼好過日子
他們利用控盤的手法來讓買方損失前面所提到的【時間價值】,因為通常主力都做【賣方】,進而賺取我們小散戶的權利金。
那剛剛講的都是買方,那賣方是什麼意思?
賣方最大的好處就是收取時間價值
如果ACE賣了【買權】10750的位置給買方,也就同時在跟買方做一個對賭
前面我們說【買方是漲超過】,那既然要做對賭,【賣方就是認為不漲超過】
也就是他認為在結算日以前大盤可能會漲或會跌,但就是不漲超過10750
而做賣方不但收取權利金外還可以賺取時間價值,如果上述買方最大虧損為6350
就等於賣方最大的獲利為6350,也就是賣方獲利有限,但損失卻無限
聽起來賣方好像不好佔便宜,但通常十之八九賣方的勝率卻是高的
但經不起一次大的波動,因此在操作選擇權時就會衍生出很多的策略買賣方式
投資人可以經由自己任意搭配買賣方、買賣權、價格位置,去做套利,這部分就要牽扯很深了!!!!
那今天關於選擇權初步的介紹就到這裡了唷~
順帶一提,選擇權又分為【美式】跟【歐式】
而我們台灣是屬於歐式唷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