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交換 交易
交易最基本的概念就是交換,用自己多餘的物品去交換所需的東西,但可能你提供的物品不是他人所需要,或者有些物品難以保存或分割,造成交換上的困難,所以漸漸發展出"錢”當作交換的中介,方便交易的進行。
#投資 投機
所以交易本身是個中性詞只是一種行為,並無褒貶的意思,那為何會給人負面的印象呢?這就要提到兩個概念,投資與投機,投資就會想到投資大師股神巴菲特,價值投資的泰斗,藉由計算公司估值找出股價被低估的公司買進,等到股價回到合理的區間後賣出獲利;投機交易像是價差交易、套利交易,前者是預期未來價格波動提前買進或是買出,賺取價差;後者是在兩高度相關的商品間出現價差時,藉由一買一賣賺取中間價差,簡單來說投資像是價值的發現,投機像是價格的發現,雖說兩者所關注的點不同,但在交易市場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。
#價值的提升
為什麼會對交易感到厭惡畏懼,認為是投機取巧的行為,尤其是在華人社會,因為封建帝國為了方便的管理人民,士是統治階級,農人工人因為生產方式不會隨意遷移,收入也方便統計不像商人難以計算與掌握,所以重農輕商,士農工商的觀念被統治者植入人民心中,認為商人就是投機不事生產,不務正業買低賣高,不如農人跟工人腳踏實地,真的是如此嗎?我認為扣除傳統觀念外還有一點被忽視的是,價值的提升,農人工人是從0到1價值的創造,而商人是將價值從1到2的提升。從種子到穀物是創造,把穀物從產地運到城市是價值的提升。雙方都是經濟的推動者,並無優劣之分。
下篇我們再來細談投資與投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