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篇文章將介紹其中 9 款經典甜點,以及 3 種在家也能製作的甜點食譜
甜食在現代人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,不但有助於紓壓放鬆,也能與親朋好友分享甜蜜滋味,是感官與心靈的饗宴。世界上甜點種類五花八門、包羅萬象,像是法國的馬卡龍、義大利的提拉米蘇、日本的大福。而現今「甜點(Dessert)」一詞,來自法文的「Desservir」,意思是「清理桌子」,據說源自早期法國人在正餐結束之後享用水果、奶酪等甜食的慣例。回溯歷史,中世紀的歐洲甜點多是混合果醬、餅乾、水果製成,而後陸續出現蘋果派(Apple pies)、薑餅(Gingerbread)之類的甜點種類。一直到 17 世紀,歐洲開始大量投入蔗糖種植,糖原料成本降低,大量運用在甜點製作中,催生了甜點食譜的出現。
各國甜點種類介紹:法式甜點
法式甜點種類 1:馬卡龍(Macaron,又稱「法式小圓餅」)
據說,馬卡龍起初是由 16 世紀的法國皇后「凱薩琳.德.麥地奇(Catherine di Medici)」,從她的家鄉義大利帶到法國。 1792年,兩名修女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尋求庇護,烘烤並出售馬卡龍以維持生計,而她們做的馬卡龍便是由杏仁粉、蛋白和糖簡單組合而成的,沒有夾心,是 100% 的餅乾。直到 1900 年,法國巴黎的 Ladurée(後來的法國馬卡龍百年老店) 烘焙師 Pierre Desfontaines,嘗試將兩個餅乾中間填充軟心夾餡,使得馬卡龍不再是一個謙遜的杏仁餅乾,而是一種口味多樣、色彩繽紛的甜點種類。
而後,製作馬卡龍表殼的常見食材為奶油、蛋白、細砂糖、杏仁粉等等,馬卡龍內的餡料,則依照口味準備不同的材料。
法式甜點種類 2:瑪德蓮(Madeleine,又稱「貝殼蛋糕」)
關於瑪德蓮的起源,有兩種說法。一說是 ,19 世紀法國塔列朗德王子的糕點師 ,烘烤小蛋糕時意外發明了瑪德蓮。另一說是,瑪德蓮的食譜傳承自一位法國女傭瑪德蓮的祖母,法國路易十五 1755 年第一次品嚐了它們之後非常驚豔,隨後瑪德蓮便在凡爾賽宮風靡一時,後來也被 20 世紀的作家普魯斯特寫入他的自傳小說《追憶似水年華》,逐漸成為法國的代表甜點。
現在製作瑪德蓮,通常要準備烤箱、瑪德蓮烤盤,常見食材則包含低筋麵粉、泡打粉、蛋、鹽、砂糖、蜂蜜、奶油等。
法式甜點種類 3:可麗露(Canelé,又稱「天使之鈴」)
可麗露「Canelé」名稱來自法語的「Fluted」,意思是「有凹槽的」,因為一開始是使用有凹槽波紋的銅製蛋糕模具製作可麗露。可麗露的起源有不同說法,一說是它源自於法國波爾多葡萄酒產區附近的修道院。據說當時會用蛋清來精製葡萄酒,去除酒中雜質,並把多餘的蛋黃液給修女,讓她們為貧困兒童製作食物。修女們將蛋黃、麵粉、奶油、鹽依照比例混合在一起,烘烤前靜置一夜,可麗露由此誕生。由於波爾多是一個港口城市,又另外加入了海外船運過來的萊姆酒、香草,成就可麗露獨特的經典風味。
想了解更多經典的法式甜點嗎?PressPlay 《主廚的修煉|12+4 道經典法式甜點即刻上桌》,帶你認識更多超人氣的法式甜點種類!
各國甜點種類介紹:日式甜點
日式甜點種類 1:日式糰子
關於日式糰子的起源傳說,有幾種說法。一說是日本人從繩紋時代開始,會將橡實磨成粉,浸泡在水中去除苦味,製成糰子的形狀食用,據說此為日式糰子的前身。另一說則是,日本後醍醐天皇在御手洗池(清洗身體的場所)取水時,水面先浮現一個泡泡,隨後浮現四個泡泡,據說此為糰子雛形的靈感來源。還有一種說法,說糰子本是一種形狀像是人的頭、手腳的食品,用來供奉在神明面前,祈禱之後帶回家,沾上醬油火烤,是用來消除厄運的食品。而現代的日式糰子作法相對來說較容易,準備平底鍋、糯米粉、太白粉、砂糖、日式醬油等食材與工具,在家也可以製作。
日式甜點種類 2: 大福
關於大福的起源眾說紛紜,其中一種說法是大福源自於「鶉餅」。鶉餅是以麻糬外皮包裹豆沙與鹽的食物,因其飽滿的圓形類似鵪鶉圓滾的肚子而得名,又稱作「腹太餅」。明和 8 年(1771 年),江戶小石川的一位婦女將其加入糖進行改造,然後以「大腹餅」的名字出售。後來,又將「大腹餅」中的「腹」字改為「福」,變成「大福餅」,取其吉祥之意。而現在製作大福的餅皮,通常需要湯鍋(或電子鍋)、糯米粉、砂糖、水這些材料工具,內餡則是依照喜歡的口味準備不同材料,像是:新鮮水果、卡士達醬。
日式甜點種類 3:羊羹
據說羊羹的起源,跟中國古代傳入日本的羊肉湯有關。當時的日本人不習慣吃羊肉,所以改用蒸紅豆做成羊肝的形狀,放在湯裡,替代羊肉湯,後來演變成只有羊肝形狀的蒸紅豆點心。成書於中世紀的日本古籍《庭訓往來》中,記載了許多以其形狀命名的甜點種類,其中一項就是「羊羹」。而製作羊羹的常見材料,包含紅豆沙、砂糖、水、日本寒天粉、水麥芽(一種澱粉製成的材料),在家也可以使用鍋子來製作。
各國甜點種類介紹:中式甜點
中式甜點種類 1:綠豆椪(又稱作「台式月餅」、「綠豆凸」)
關於綠豆椪的起源有不同說法。一說是在台灣日治時期,台中豐原本土糕餅店學習日本的和菓子技術,發展出一種比月餅小、包綠豆泥餡料的「葫蘆墩餅」,據說此為綠豆椪的前身。另一說是台中豐原餅店的師傅,使用炭火烤餅時忘了把餅翻面,結果烤出來的餅蓬鬆又漂亮,意外受到客人的喜愛。而現代製作綠豆椪,通常會需要中筋麵粉、低筋麵粉、砂糖、豬油,以及內餡食材(如:綠豆沙、肉鬆),然後放入烤箱中烤製。
中式甜點種類 2:鳳梨酥
鳳梨酥的起源,可能與台灣早期鳳梨產業興盛有關。據行政院農委會資料顯示,台灣 1971 年外銷鳳梨罐頭達 400 多萬箱,銷量是世界第一。但後期出現鳳梨產量增加、鳳梨罐頭外銷衰退的危機,於是業者想到將鳳梨製成糕餅內餡,運用在「龍鳳大餅」之中(一種中式喜餅,鳳餅是包鳳梨餡的甜餅,也取鳳梨閩南語諧音,寓意「旺來、多子」)。由於鳳梨纖維較粗,口感不佳,於是糕餅師傅選用口感綿密、水分飽滿,在當時也方便取得的冬瓜餡加入改良,形成我們現在常見的鳳梨酥。
而一般製作鳳梨酥,通常會需要低筋麵粉、糖、無鹽奶油、奶粉、蛋、鹽巴、鳳梨餡等材料,然後使用烤箱製作。現在市面上,也可以找到以土鳳梨餡料製成的「土鳳梨酥」,或是以冬瓜餡製成的「冬瓜酥」,不同口味都有一定的愛好者。
中式甜點種類 3:黑糖糕
據說澎湖的黑糖糕,是改良自日治時期「沖繩琉球粿」而來的甜點種類。台灣日治時期,日本人箴島美津代在澎湖開了間販賣日式糕餅的「水月堂餅店」,當時店裡有位馬公人學徒,名叫陳克昌,在店中學習製作琉球粿。戰後陳克昌回到自家三合院,與其子製作糕餅與批發,將琉球粿改良成適合澎湖人口味的黑糖糕。當時的黑糖糕是用小瓷碗做出來的圓形發糕,由於「發糕」閩南語諧音「發財」,寓意吉祥,因此澎湖人會拿黑糖糕來祭拜神明與祖先。而現在,家中若有電鍋、蒸氣烘烤爐,可以使用黑糖、水、泡打粉、中筋麵粉、樹薯粉(地瓜粉)、鹽、蜂蜜等材料嘗試製作黑糖糕。
好簡單!這 3 種甜點在家就能製作
想製作甜點,一定要去專業的烘焙教室嗎?居家也能完成的甜點有哪些呢?以下 3 種甜點,只要備好相關的食材與工具,跟著我們整理的食譜操作,在家也有機會端出美味的手作甜點!
在家學做經典法式甜點:馬卡龍
食材:冰蛋白 44 克、細沙糖 44 克、杏仁粉 50 克、糖粉 55 克、咖啡粉 4 克
工具:烤箱、烤盤、馬卡龍矽膠墊、刮刀、攪拌器
作法:
過篩後混合杏仁粉、糖粉、咖啡粉。將混合物一半倒入蛋白霜中,攪拌均勻。再倒入另一半混合物中,繼續攪拌均勻。
用刮刀將混合物從中心往盆邊緩慢輕柔地壓平,順時針方向繞一圈。然後將混合物沿著鍋邊刮一圈拌往中間聚集。重複壓拌動作約八次,直到拿起刮刀挖一坨起來,能自然往下流動,但速度不會太快。
將混合物裝入擠花袋,在馬卡龍矽膠墊上擠出直徑 4 公分的馬卡龍圈圈(表殼的部分)。將馬卡龍矽膠墊放入烤盤,然後烤箱設定上火 70 度,下火 0 度,預熱 10 分鐘。
烤箱預熱完成,將烤盤放入烤箱中層。這時門上可以夾一個隔熱手套,讓烤箱流通空氣。設定上火 70 度,下火 0 度,烘烤馬卡龍至表面結皮(約 18-19 分鐘)。
約 19 分鐘後,取出烤盤放在室溫下繼續自然風乾表面,烤箱用 150 度預熱 15 分鐘。
再次將烤盤放入烤箱中層,用 150 度烘烤約 5 分鐘至馬卡龍長出腳(也就是裙邊)至一定高度後,烤盤轉向,改成上火 120 度,下火 150 度,烘烤約 10 分鐘。
烘烤出爐後,可以另外製作不同口味的內餡夾入餅乾中間。
注意:步驟中需要注意壓拌次數和壓拌的力度。
甜點教學課程推薦:馬卡龍風味研究室|外殼秘密X14種內餡一次掌握
新手零失敗甜點:日式糰子
食材:
糰子:糯米粉 100 克(又稱白玉粉,是一種由糯米製成的粉末)、水 85 ml
醬料:日式醬油 30 ml、水 90 ml、砂糖 20 克
勾芡:太白粉 10 克、水 10 ml
工具:平底鍋、一般的水煮鍋、竹籤
作法:
糯米粉加入 85 ml 水中,混合揉成麵糰。
煮一鍋水。
將麵團搓揉成大小相近的圓形(或是其他形狀),丟入沸水中,浮起來就可以撈到盤子上放涼。
將太白粉與 10 ml 的水混合,形成太白粉水。
把日式醬油、90 ml 的水、砂糖放入平底鍋,用小火煮到滾,然後緩慢加入剛剛做好的太白粉水,攪拌後放涼。
把要吃的糰子用竹籤串起來,淋上醬汁食用;來不及吃完的可以放冰箱冷藏,要吃的時候拿出來微波爐微熱來吃。
古早味滿滿的電鍋中式甜點:黑糖糕
食材:黑糖 75 克、水 135 克、中筋麵粉 150 克、乾性酵母 1.5 克
工具:電鍋(或是烘烤爐)、耐熱容器(如保鮮盒)、烘焙紙、3-4 支筷子(當作攪拌棒)
作法
將 75 克黑糖放入鍋裡,加水加熱融化,然後靜置放涼。
過篩中筋麵粉 150 克。
將過篩後的中筋麵粉混入 1.5 克的乾性酵母,加入剛剛放涼的黑糖水中,用筷子攪拌均勻至看不見顆粒。
在耐熱容器底部鋪上烘焙紙,避免沾黏,也可以四周都放。然後倒入剛剛攪拌均勻的麵糊,敲一下讓空氣跑出來。
將容器放入電鍋中,在電鍋外加兩、三杯水,煮約 30 分鐘。
出爐後可以撒上白芝麻,然後再放回電鍋中悶一分鐘左右,讓芝麻粒黏上去之後就完成了。
PPA線上甜點烘焙課程,零基礎也能在家端出美味點心!
PressPlay Academy 線上學習平台 提供各式甜點種類的烘焙課程:喜愛抹茶的你,可以跟著專業講師,在家輕鬆端出職人級抹茶甜點。受大眾喜愛的巧克力,如何玩出更多花樣?榮獲多項獎項的巧克力達人「王家承」老師,將在課程中親自帶你製作七款經典的巧克力甜點,了解如何掌握食材特性,變化出不同風貌的巧克力甜點種類。
PressPlay Academy 線上甜點課程,集結甜點界各領域專業講師,設計出適合烘焙新手、有烘焙經驗者的課程內容,搭配清晰、精美的課程畫面與操作步驟,讓喜愛烘焙的你在家也能做出美味可口的甜點;購買指定課程還免費贈送甜點電子食譜!
結論
了解東、西方的甜點有哪些種類,以及它們的歷史起源、材料工具、製作食譜後,也可以嘗試自己在家動手做甜點。不論是在悠閒午後製作點心享受 Me Time,還是親手製作甜點送給珍視的人,都是很不錯的選擇。
在家學習更多甜點種類的料理方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