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essPlay 知識付費產業觀察&營運 tips:
連續幾個月的新聞觀察下來,可以發現作為知識付費平台或創作者,都在尋找更多營利模式(也就是「賺錢的方法」),原因就像本次新聞中說的,既然已經知道用戶除了獲取知識之外,還有更多需求,那如果能滿足他的需求,就能增加更多賺錢的機會。
經過歸納後,目前較主流的延伸營利模式有四:
(1) 產業中下游:
比如教人寫鋼筆字的課程,延伸出團購鋼筆的服務;健身概念的課程,揪團購買運動耳機等,讓訂閱者能在同個地方取得「一條龍」的服務。
(2) IP 直接變現——周邊商品:
當你在特定領域越有名氣後,你在訂閱者眼中是「老師」、「意見領袖(KOL)」、「大師」甚至「偶像」的存在,所以就像藝人一樣,相關周邊(如酷卡、簽名照、明信片等)都很可能有營利機會。
(3) IP 直接變現——專業服務:
要把創作者 IP 變現有很多種方式,上面說的出周邊商品是一種,也就是除了「專業」的形象之外,也加進一點「偶像」的色彩。但「專業服務」則是跟原本的專業形象更有關聯,比如繼續沿用你的專案,從線上課程到線下交流會、出書、上電視、演講、販售一對一諮詢顧問服務等。
(4) IP 間接變現——專家選品:
像上面說的,實體演講、諮詢服務等這種「直接輸出並銷售自己的專業知識」是一種方式,而「選品」則是另一種「間接」銷售自己專業知識的方式。比如說書型的創作者推薦書籍、美妝型的創作者推薦彩妝品等。
上述四種都是能為你增加更多收入的潛在機會,但這四種方式都緊扣著你本身的形象,訂閱者多半會懷抱著「都是因為你這個創作者推薦,我才會去買」的心態,所以在跨出這一步前,也得慎選模式、愛惜羽毛,否則出了差錯,也是在消耗你個人給訂閱者的信賴值。
PressPlay 內容付費相關新聞摘要:
最後,如果你有任何想法,都歡迎和我們交流討論。